『天國的鑰匙!』
<《基督將天國鑰匙交給聖彼得》-佩魯吉諾>
在耶穌的眾多門徒中,
有三位與耶穌關係最為緊密的門徒:約翰、彼得和雅各,
並稱基督教會三大柱石。
其中彼得在門徒中威信最高,是十二門徒之首。
彼得原本是加利利的漁民,住在迦百農,
和弟弟安得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。
彼得性情剛猛,對耶穌卻忠心耿耿,
耶穌為他取名為「磯法」,意為磐石,並對他相當器重。
耶穌與彼得的相識源自加利利海邊,
耶穌看見彼得兄弟二人在海邊撒網打魚,便上前交談:
「來跟從我!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。」
於是二人便立刻捨了網,跟從耶穌。
最初的彼得愚頑魯莽,始終難以捨去自己的劣根性,
當耶穌在山上變了形像,面臉明亮如日頭,衣裳潔白如光時,
彼得卻變得十分自私,他對耶穌表示願意永遠生活在此侍奉耶穌,
而全然不顧及山下受苦受難的人民。
當耶穌要為門徒們洗腳的時候,彼得又不肯。
待到耶穌說:「我若不洗你,你就與我無分了」的時候,
彼得又要求耶穌不僅僅替他洗腳,還要替他洗手和頭。
而耶穌始終對彼得十分重視,
即使他早已預言到彼得會三次不認他。
<耶穌將開啟天國之門的鑰匙交付給彼得。因此畫中彼得最經典的形象就是手握鑰匙。>
當耶穌被捕後,擔心的彼得跟隨耶穌偷偷進了城。
一個使女發現了他,說道:「這個人和耶穌是一夥的。」
而彼得卻否認說:「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。」
不多久後,他溜到了門口,又有人發現了他,
便指出:「這個人也是耶穌的門徒之一。」
彼得再次矢口否認:「我向上帝起誓,我不認識他。」
可旁邊站著的人說:
「你果然和他是一黨的,你的口音已經把你暴露了。」
彼得第三次否認說:「加利利那麼大,我不認得那個人。」
這時,衛兵帶著耶穌穿過院子,耶穌轉過頭來與彼得對視,
與此同時,遠處的雞突然鳴叫起來。
彼得立刻想起耶穌的話:「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
彼得羞愧難當,立刻衝出去慟哭不止。
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三天後又復活。
他顯現在彼得面前與他交談,
三次問他是否愛主,彼得的回答都是肯定的,
於是耶穌便將重任委任於彼得,
要他牧耶穌的羊,照顧耶穌的門徒。
耶穌離開後,彼得創立了耶路撒冷基督教會,
成為了以色列境內基督教會的領袖人物。
但彼得是個沒什麼文化的漁夫,幾乎不識字,
他便委託他的秘書馬可代寫,
《聖經新約》中的《馬可福音》實際上就是馬可所寫的彼得傳記。
後來彼得在羅馬被捕,在獄中經歷了嚴酷拷打,
但他仍堅守對耶穌的信念,最終他被判處了死刑。
行刑前,他向劊子手要求被倒釘在十字架上,
他說:「我不配和我主耶穌以同樣的方式殉道。」
「我要仰望天國的榮耀」這是彼得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,
如果被正著釘在十字架上,
他的頭便會垂下因而眼睛只能看到地面,
而如果被倒釘在十字架上,就依然可以看到天空。
倒釘十字架的死法十分痛苦,後世人們認為,
彼得選擇這種死亡方式,也是對自己的懦弱行為的一種懺悔。
<彼得在羅馬殉教,被釘死在十字架上,為表示自己不配與耶穌相提並論,選擇在顛倒十字架上接受死刑。畫中如果看到倒掉受刑的人,必是聖彼得無疑了。>
彼得死後,被葬在梵蒂岡,後人稱其為「聖彼得」。
<耶穌曾預言,彼得會在雞啼二次以前連續三次不肯承認認識他。因為這個緣故,彼得一直都很後悔,西方藝術也常描繪公雞旁懺悔的聖彼得,這一經典場景,公雞也成為聖彼得的象徵物之一。>
<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,所以,基督教會在彼得殉教的墳墓(也是原羅馬尼祿皇帝時代的圓形競技場)上建造起來。這就是梵諦岡市國(Citta’del Vaticano)內主要建築「聖彼得教堂」(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)的由來。因這鑰匙的典故,使得教宗的紋章除了那一頂「三重冠」之外,就是兩根交叉的鑰匙。一根就是綑綁的鑰匙,一根就是釋放的鑰匙。兩者交叉,又形成一種等長的「希臘十字架」(Greek cross or crux immissa quadrata)>
<有趣的是,聖彼得教堂的佈局也是一根特大號、呈正東西向的鑰匙,鑰匙的手持部份就是聖彼得廣場(Piazza di San Pietro),鑰匙身就是教堂前庭,而鑰匙頭就是教堂本身,也應該就是聖彼得遺骸的埋葬處。聖彼得教堂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鑰匙。>
文章取自 壹讀
有關聖彼得和聖保羅紀念日請來此!【心靈小品682】九瓏牛樟芝液!!
有關聖保羅的故事請來此!【心靈小品683】九瓏牛樟芝液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