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補闕拾遺』

20300544019049148800315358123.jpg

 

 

這句成語出自《晉書.張軌傳》,闕,通「缺」,就是「過失」。

 

遺,是遺漏。

 

 

q0300030s89n0272o08.jpg

 


「補闕拾遺」,是說補正君王的缺失,引申為彌補缺漏。

 

現今用來形容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,

 

或補上遺漏、缺失的內容。

 

 

slide_5.jpg

 

 

30496950684f4236526f.jpg

 

 

西晉後期,漢常山景王張耳第十七代孫張軌,

 

佔據了涼州,很有聲望。

 

 

30d9-fzqvvrz7219373.jpg

 

 

張軌死後,世子張寔(通"實")繼承了他的位置,

 

晉愍(通"敏")帝下昭書封他為西中郎將、涼州刺史、西平公,

 

統率西涼州兵馬。
 

 

6191-fzqvvrz7219485.jpg

 

 

張寔希望能像他父親一樣,把西涼治理得很好。

 

當時西涼連年大旱,百姓鬧飢荒。

 

張寔認為,這是因為自己有些事情沒有做好造成的,於是下令:

 

 

574e9258d109b3de81e8afd1c7bf6c81800a4c37.jpg

 

 

「我常常希望有人勸戒,來彌補我的不足。

 

從今以後,凡是當面批評我的過失的,我將用素色絲綢來答謝他;

 

用書信指出我的過失的,我用竹筐裝著錦繡報答他;

 

在市集上指責我的過失的,我將送給他羊和米。」

 

 

1o7r0006snn70q809649.jpg

 

 

896dc7287c4c4a6997a84fcc67e7c031.jpeg

 

 

 

命令下達後,馬上有一個叫隗瑾的下屬進諫說:

 

「聖明的君主,都在朝廷設置諫官,來糾正不符大理的事;

 

並且依靠輔佐的大臣拾遺補闕。

 

 

sg_0EgLOUXkWD.jpg

 


現在事情不分大小,全由主上一人決定,

 

臣僚們由於畏懼主上的威嚴,而不敢不服從,

 

事情無論好壞,全歸到一人身上,下屬無法分擔責任,

 

這樣,即使賞賜1000兩黃金,也不會有人進諫。」

 

 

44102_2015819162825757.jpg

 


張寔認為隗瑾說得有道理,給了他重賞。

 

由於張寔肯虛心聽取意見,從善如流,涼州很快得到大治。

 

 

01000000000000119092138164807.jpg

 

 

20110318055619841_2870.jpg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章取自 大紀元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arrow
arrow

    九瓏 Jiu 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