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在輔仁大學醫學院參加了一個醫學教育研習會。

undefined

 


講員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,講述到在某醫學院的入學口試中,

 

有一名考生興奮地表示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外科醫師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評審委員問其原因,他回答:

 

「記得以前在上生物課時,我最有興趣的就是解剖青蛙的那堂課。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評審委員接著問:「可否請你說一說那堂課給你的收穫?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那位考生興奮地說:「我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,

 

所以我很快就把青蛙給解剖完了,剩餘的時間,

 

我看到其他組的組員有許多人怕血,不敢動手,

 

我就過去幫助他們,而這也讓我自己多學了很多東西。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評審委員翻了翻他的生物成績明細,接著質疑他:

 

「你說的是實話嗎?我們看過你的生物成績,

 

你那堂解剖青蛙的課幾乎是全班最低分的!你怎麼解釋?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那位考生豁達地說:

 

「因為我幫助別組越幫到後來經驗就越來越多,也就越做越好,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但解剖我那組的青蛙時還是第一次動手,比較沒有經驗。

 

所以反而被我幫助到的那些組的分數都很高!

 

我們自己那組的分數反而變成最低的。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考試的結果公佈,他被錄取了!

 

幾年以後,他果然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外科醫師,

 

也證明當年評審委員們的抉擇沒有錯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事後,入學評審委員回顧這個案例,

 

他們覺得這個人在學的分數也許不高,

 

但卻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更重要的是,

 

當他看到那些受過自己幫助的人最後分數比自己高時,

 

他並沒有心懷不平,反而是祝福以對,

 

這樣的胸襟相當難得,所以他在入學時擊敗了許多「好學生」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當一個人成功或看似平步青雲時,許多人會問:

 

「為什麼是他?」

 

「為什麼是他得到上級的賞識?」

 

「為什麼他這麼幸運?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時常忿憤於那些看似比自己差的人,最後卻比自己成功,

 

進而不平地問:「我明明條件就比較好,但為什麼成功的是他?」

 

這是許多人的自我盲點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就像那位最後被錄取的考生,

 

他解剖青蛙的成績幾乎是全班最低的,但他卻被錄取了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他的同學裡一定也有許多人看著表淺的分數在不平地問道:

 

「為什麼竟會是他?我的分數明明比他高,為什麼不是我?」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然而,那位考生確有許多分數以外的價值與人格特質,

 

是其他考生所沒有的,

 

這是成為一個大器的成功者所具備的條件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許多時候,一個人的成功或是平步青雲,

 

往往都不是因為一些肉眼可見的膚淺因素。

 

他們的生命之所以充滿祝福,

 

其內在往往都有某些被蒙賜福的人格特質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章取自 學習電子報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arrow
arrow

    九瓏 Jiu 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