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出難題叫下馬威?
其實,下馬威原先並不是第一次見面就出難題的意思,
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時,借故嚴厲處分下屬,以顯示威風。
下馬威一語出自《漢書.敘傳》,班固在爲祖先作傳記時,
記敘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時局混亂,而自請擔任定襄太守,
定襄豪門大戶“畏其下車作威,吏民竦息”。
意思是說他們擔心班伯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,所以有所收斂。
這裏的下車,並非指從車上下來的動作,而是指官員初到任。
古人有用下馬、下車表示官員到任的習慣,
所以後來“下車作威”便被“下馬威”代替。
加上下馬威讀來順口,意思簡約明白,便廣爲流傳。
隨著詞語意思的轉變,下馬威從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,
到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。
例如清代李漁《蜃中樓.抗姻》就說:“取家法過來,待我賞他個下馬威。”
❦爲什麽我們說“老虎”、“老鼠”,而不說“老獅”、“老兔”?
如果非要說“老獅”、“老兔”的話,說話人恐怕指的是很長壽的獅子和兔子,
這種“老”的用法跟“老虎”、“老鼠”中的用法是不一樣的。
古時,人們對虎和鼠這兩種動物是相當畏懼的。
虎性威猛無比,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。
《風俗通義》中說:“虎者陽物,百獸之長,能執搏挫銳,噬食鬼魅。”
如“虎將”,喻指英勇善戰的將軍;
“虎子”,喻指雄健而奮發有爲的兒子;
“虎步”,指威武雄壯的步伐;
“虎踞”,形容威猛豪邁。
但虎也經常傷人,而世上畢竟沒幾個武松。
至于鼠,則什麽東西都咬,還會傳播鼠疫。
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”這句俗語就表明人們對老鼠的憎惡。
古人對自己畏懼的東西普遍采取了“敬而遠之”的態度。
于是,古人在這些事物之前冠以“老”字,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。
有些地方因爲迷信,在說到老虎和老鼠時,
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“大蟲”、“耗子”等。
也有人認爲老鼠的“老”是指年老的意思,認爲老鼠是指鼠類中最爲長壽的,
但這種說法未必可信,因爲老鼠其實並不長壽。
文章取自360doc個人圖書館